摘要:恒山,中华五岳之北岳。其山脉祖于阴山,发脉于管涔山,止于太行山,沿东北走向蜿蜒而来,奔腾起伏,横亘塞上,东西绵延五百里,锦绣一百零八峰。唐代大诗人贾岛曾用“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岩峦叠万重,鬼怪浩难测”的诗句来描绘北岳的雄浑气象,北宋著名...
恒山,中华五岳之北岳。其山脉祖于阴山,发脉于管涔山,止于太行山,沿东北走向蜿蜒而来,奔腾起伏,横亘塞上,东西绵延五百里,锦绣一百零八峰。唐代大诗人贾岛曾用“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岩峦叠万重,鬼怪浩难测”的诗句来描绘北岳的雄浑气象,北宋著名画家郭熙则用“恒山如行”来勾勒其群峰奔突的地貌特征。恒山主峰天峰岭位于浑源县境内,海拔2016.1米,号称“人天北柱”、“绝塞名山”,叠嶂拔峙,气势雄伟,被誉为北国万山之宗主。
恒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1982年公布的首批4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景区面积122.38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区182.25平方公里,分六个片区,含十三个功能各异、景色纷呈的子景区,景区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现为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国家AAAA级旅游区。
⑴恒山景区(已开放)
性质:精华游览区
特色:文物古迹、摩崖题刻、悬楼飞阁、自然景观
景区面积:9.95平方公里
位置:位于浑源县大磁窑镇
恒山景区是北岳恒山主峰所在地,又名恒山庙群区,庙宇集中,规模宏大,自秦汉始建庙宇以来,到明代已形成了“三寺四祠九亭阁,七宫八洞十五庙”的庞大建筑群。现在,天峰岭景区主要有恒宗殿、会仙府、寝宫、九天宫、白虚观、姑嫂崖、翠雪亭、奎星阁等古建筑。除此之外,景区崖壁上摩崖题刻随处可见,庙宇中碑碣匾额比比皆是,深厚的文化积淀彰显恒山文化的源远流长。
恒宗殿是北岳恒山之主庙,又名“北岳庙”、“贞元殿”,俗称“朝殿”,也是五岳中岳庙建在山上的孤例。五岳是古代江山社稷永固的象征,享有“国山”的地位,因此历代帝王对恒山的祭祀十分重视。《通鉴》上载,西周的第二个皇帝周成王 “巡狩至于北岳,北方诸候朝于明堂”;《史记》中载“秦始皇二十九年复游海上,至琅琊,过恒山”;汉武帝天汉三年春三月(公元前98年),至泰山修封后,又亲临恒山进行祭祀,举行了“埋元玉”的典礼,并将恒山第一次封为神,后来的历代帝王也效仿汉武帝,不断对恒山进行封禅;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亲登恒山,用牲牢、玉帛祭祀,并在主峰天峰岭创建岳庙;唐贞观十九年,太宗李世民亲笔撰写祭文;清康熙皇帝为北岳恒山亲题御匾“化垂悠久”;明清两代,几乎所有的帝王都曾遣使专程来恒山祭祀。
北岳恒山不但历代帝王十分重视,历代的百姓也都加以朝拜,香火不断。农历四月初八是恒山传统庙会,期间,恒宗殿前会举行盛大的法事活动。鼓乐声声,香火浓浓,不但浑源居民,就连附近市、县居民也前来赶庙会。白天,恒山庙群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步云路上游人如龙;夜间,整个庙群灯火通明,善男信女们烧香敬纸,祈祷还愿,通晓达旦,整个庙会规模蔚为壮观。清康熙二十四年浑源知州张应薇有《四月八日恒山会》诗赞到:“岳峙溪回第一山,游仙谁不戏层峦,社当四月轮蹄集,朝罢三更仕女班。香雾濛濛薰醉眼,野桃灼灼点烟鬟。他时漫说旗亭会,怎似笙歌洞府间?”。
恒山景区不但文物古迹星罗棋布,而且自然景观独特。这里断岩层层,壁立千仞,奇岩怪石,各呈异状,形成独有的“版画式”山貌。这里松柏森森、灌木丛丛,奇花异草,宛若天然植物园,形成四季皆美的自然风光,春来,山桃烂漫;夏至,云蒸霞蔚;秋到,层林尽染;冬临,银装素裹。
⑵悬空寺子景区(已开放)
性质:精华游览区
特色:悬崖险谷、凌空古寺、溪湖瀑布
景区面积:6.55平方公里
位置:位于浑源县永安镇南七里
翠屏山在《山海经》称为高氏山,海拔1648米,像翡翠屏风一样秀丽,因此得名翠屏山。主要景点有悬空寺、三清殿。
悬空寺位于翠屏山景区金龙峡的半崖峭壁间,始建于北魏后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后经唐、金、明、清历代重修。悬空寺整个建筑面对恒山主峰,背倚翠屏山,上载危岩,下临深谷,楼阁悬空,结构奇巧,是我国古建筑中罕见的杰作,堪称“天下一绝”,1982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诗仙李白游悬空寺后挥毫写下“壮观”二字,以表其怀。明代旅行家徐霞客也在其著作《徐霞客游记》中称赞悬空寺为“天下巨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副主任、著名文物专家郑孝燮视察悬空寺后题词:“悬空寺玄、绝、奇、险,百来百看不厌”。
悬空寺不但建筑风格天下一绝,而且还是全国罕见的“三教合一”的古寺。佛、道、儒三教教主共居一寺,三教思想互相融合,闪烁着古代和谐理念的光辉,反映出恒山“和”文化的独特之处。
寺内共有各种铜铸、铁铸、泥塑、石刻佛尊神像八十多尊。其中三佛殿的脱纱三世佛象、弥勒殿的明代铁铸弥勒佛像、三圣殿的阿难与迦叶像、三官殿的三官塑像和栈道石窟内的石刻佛像,均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值得一提的是,禅堂内有一个高不及一米的木雕观音龛,莲花围座,飞龙盘顶,百孔千雕,剔透玲珑,是难得的工艺珍品。
⑶千佛岭子景区
性质:主要游览区
特色:雄峰异石、绝崖飞阁、溪清谷幽
景区面积:12.8平方公里
位置:位于浑源县千佛岭乡
千佛岭景区,是一处怪石嶙峋、林木茂密、山清水秀的自然风景区。东南峰如斧劈就,颇像华山的仙人掌;西南的明古尖梁,怪石峥嵘,又似泰山的玉皇顶;而北面的孙膑寨和庞涓岭,则奇峰插天,壁立万仞,是修仙养道之佳境。唐河由西北向南奔泻而下,宛若玉带环绕。尤其是到了秋天,层林尽染,五彩斑斓,奇石诡怪,千姿百态,给人如入仙境的感受。
千佛岭顶,有一块天然磐石,上面建有一座仿木砖塔,塔下岩石南面开门,内凿佛洞3个,称“千佛洞”。洞内三面,各雕凿高1.5米的石像一尊,佛像四周又雕有小石佛像约千余尊。第二层洞内雕刻石佛10尊,色彩艳丽,雕琢细腻。据有关学者考证为北魏时期作品。
千佛岭原有三座寺院,千佛洞里的一座称千佛寺,又称上寺;距千佛寺南约一里处峡谷内的一座寺院称下寺,又名板方寺;距千佛寺北约半里处沟峪里的寺院称后寺,又名碧峰寺。现均已毁废。
⑷汤头温泉景区
性质:主要游览区兼温泉疗养区
特色:边关寨堡、烟墩火台、氡气温泉
景区面积:8.74平方公里
位置:位于浑源县王庄堡镇
王庄堡是古代平型关、雁门关之间的重要军事寨堡。王庄堡、古寨堡及西部、南部五个烽火台现较为完整,王庄堡具有塞北古寨堡的特色。景区除边关寨堡,烽火台群外,还有被誉为“北方第一泉”的汤头温泉。
汤头温泉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北魏《水经注》上记载:“其水温热若汤,能愈百病”。明嘉靖四十七年,在重建温泉的石碑上写到, “润之神效,洗之即愈”。早在北魏天赐六年(409)道武帝南行,到“温汤疗病”,魏兴光元年(454年)十二月,文成帝至灵丘时,驻温泉宫;魏太和二年(478年)孝文帝“幸代之温泉”。从魏史的记载来看,汤头温泉早在一千四百年前,不仅被用以治病,而且还修建了温泉宫,成了北魏王朝的皇家行宫。
据科研单位化验报告:该温泉属高热泉,水温高达63度,日涌出可达600多吨,温泉的水质除含有硫酸盐、钾、钠、钙、镁等30多种元素外,还含有氡气、贝塔射线与微量放射元素。对皮肤有消炎、止痒的功效。尤对牛皮癣、神经性皮炎、荨麻疹,以及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⑸神溪子景区
性质:游览区兼度假休养区
特色:湖清泉灵、夜静月明、文物古迹
景区面积:7.17平方公里
位置:位于浑源县下韩乡
神溪景区内有凤凰山,山脚下有碧泉数处,为浑河的源头之一。凤凰山南,有一块占地一亩大小的孤石,高约三丈多,孤石四周有水,名神德湖,神泉涌溢,池水荡漾,林木掩映,花果飘香。就在这块孤石顶上,建有律吕神祠。
“神溪夜月”为历代文人吟咏佳景,也是浑源古八景之一。早在辽代应历二年(九五二年)三月,辽穆宗曾到此观鱼。在明代时,依凤凰山,临神溪水,曾建有“凤山书院”,同时还标列了“凤山十二景”:凤鸣亭、翠微楼、得月轩、秋香圃、藏书院、鼓琴洞、奕棋台、钓鱼矶、碧水窦、彩云岩、金鱼塘、瑞莲池等。
今天,在凤凰山东和西南分别建了浑河水库和神溪旁引水库,使原来的“四海”变成“五湖”。水里养鱼、水旁植树,形成了一个山水相映,风景秀丽的公园。登上凤凰山向南望,神祠峭立,绿树掩映,浑水弯弯,湖水如镜,将恒山、翠屏俱倒映水中,不由的使人惊叹不止。
⑹点将台景区
性质:主要游览区
特色:边关要塞、烽火台群
景区面积:5.83平方公里
位置:位于浑源县永安镇
相传穆桂英当年抗辽大战洪州时在此生子,故得名落子洼,在当地民间流传着许多杨家将的故事。落子洼景区主要景观有烽火台群、边关要塞和李峪青铜器遗址及彩陶文化遗址。
李峪青铜器出土遗址,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23年闻名中外的李峪青铜器一出世便闻名天下,如今这批青铜器除散失外,大约留存有60多件,其中最著名的有以“牺尊”为代表的20多件,为春秋晚期青铜重宝。
李峪出土的青铜器约为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前476年时期的作品,是北方晋国青铜艺术的代表,在我国出土的青铜器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中“牺尊”更是被誉为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受到中外瞩目。
⑺天赐沟子景区
性质:主要游览区
特色:凌空古寺、绝崖险谷、桦林溪水
景区面积:5.02平方公里
位置:位于浑源县青磁窑乡
天赐沟景区风景秀丽,溪水潺潺,空气清新。景区内有云峰寺,又名“天赐禅林”,始建于北魏。寺庙为一组建筑群,分布在山崖石窟中,依窟而筑,垒石作墙,当地号称“二悬空”。 石窟高数十丈,与崖上险径悬道相联,道路崎岖惊险,峡底溪水淙淙,南坡桦林茂密,北崖万仞壁立,奇特壮观。
⑻龙盆峪子景区
性质:游览区
特色:绝壁古寺、峡谷溪流
景区面积:9.93平方公里
位置:位于浑源县大磁窑镇
龙盆峪景区原有静居寺,现已毁。现存石刻滴泪佛三尊,双眼渗水成滴,如同落泪,人称“滴泪佛”。寺旁有“总真洞”,据《总真洞修殿记》记载,洞内有地河,地泉,洞深莫测。
⑼西河口子景区、⑽大川岭子景区、⑾上桦岭子景区、⑿凌云口子景区
性质:游览区
特色:蜿蜒长城、峰火台群、悬崖绝壁、奇峰险谷
景区面积:分别为7.22平方公里;7.95平方公里;15.08平方公里;25.74平方公里.
位置:分别位于浑源县王庄堡镇、青磁窑乡、千佛岭乡、裴村乡。
从山海关东起的万里长城,当延伸到北京西北面的军都山时,分成了南北两支,南支称内长城,北支称外长城。外长城北绕张家口,经得胜口、杀虎口而西去;内长城由居庸关南下紫荆关,经倒马关、平型关、雁门关、西行至黄河东岸偏关的老营口与外长城重新会合。内外长城象堵椭圆形的四合围墙,把山西省北部的雁北地区和河北省西北部围圈起来。这段内长城正是沿着恒山山脉而向西延伸的。
这条民族巨龙,从八达岭开始,踏居庸、越紫荆、跨倒马、过平型,进入浑源境内的没泪坨山。从没泪坨经西河口,管仲沟、明石尖梁,黑沟背曲窜到老君石转了一个半圆形的弯,然后又经上桦岭、马鬃崖、正沟、柴树沟、桦皮沟,向北伸到翠屏峰西,然后又沿着龙山梁、凌云口、铁钢崖西出浑源境,向着西南翻峰过涧飞向雁门关。
(13)城关景区
包括城内永安寺(国保)、栗毓美墓(国保)景点。
永安寺:是大同境内现存规模较大的一组元代建筑群。全寺布局工整,殿宇雄伟,古朴壮观,壁画精奇。1986年被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安寺最有艺术价值的要数元代重彩工笔巨幅壁画了。殿内壁四周绘有壁画总计275平方米,绘有人物882人,主要为非常罕见的密宗十大明王像和以儒释道三教人物为主的水陆法会图,行笔雄健圆转,色彩绚丽,气韵生动。尤以正面所画佛教密宗十大明王最为考究,其形象巨壮诡怪,笔力飞动,受到考古学家的瞩目。
栗毓美墓:又名栗氏佳城,尤以汉白玉石雕而著称,整个建筑保护完好,美轮美奂,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1965年被公布为山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栗毓美是清道光年间一位治河专家,历任知县、知州、知府、按察使、布政使等职。道光十五年(1835),栗毓美调任河东河道总督,负责河南、山东境内的黄河、运河的水务治理。并发明了“抛砖筑坝法”。成为当时最先进的治河技术被广为推广。道光二十年(1840)二月十八日,栗毓美积劳成疾,卒于任上,道光皇帝追赠他太子太保衔,赐谥“恭勤”。
栗毓美死后,清朝道光皇帝下谕为他在原籍修建了具有一定规模的陵墓,被称为“栗毓美墓”。砖券大门居中,门首镌刻“栗氏佳城”。两通汉白玉碑分立大门两侧稍前。进入砖券大门,迎面是一座制作精致的汉白玉牌坊。牌坊前两侧,各有一汉白玉华表。在墓道两侧,对称地排列着五组十尊石像生,有羊、马、虎、武将、文臣各一对。栗毓美墓现存石刻为清陵石刻的精品和瑰宝,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