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8 23:53:29 | 浏览:1674
央广网北京5月9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 世界之巅的风景什么样?
如果有一天登上珠穆朗玛峰,你最先呼喊出的是什么?
每年的5月,正是冲顶珠峰的好时节。2019年的5月,15名中国攀登者集结于尼泊尔境内的珠峰南坡,越过重重冰川,全员成功登顶。他们将普通人的梦想与期待带上世界之巅。
这些风景,这段旅途,都被电影《珠峰队长》用镜头完整地记录了下来。日前开启全国超前点映的《珠峰队长》真实地记录了在专业高山向导、队长苏拉王平的带领下,这支民间登山队朝珠峰一步步靠近的攀登全过程。它同时也成为华语电影史上“最高难度”的纪录片——创下在8470米以上最高海拔完成无人机起飞航拍的新纪录。
这一段通往世界之巅的旅程经历了怎样的惊心动魄?雪山沿途的壮阔美景是如何被全程拍摄下来的?队长和队员们在“攀登”中获得了哪些人生体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朝花夕拾》节目就此专访了导演吴曦、队长苏拉王平、队员崔舟萍、车夫以及体育纪录片资深制片人师叙平。
“珠峰队长”苏拉王平:做自己人生的攀登者
三奥雪山,坐落于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高达5210米,是许多登山爱好者攀登的第一座雪山。苏拉王平就出生在山脚下的一个只有八户人家的小寨子里,雪山是他成长的起点,也是他梦想的落点。
因为二十余年前的一次机缘巧合,他参与了国家登山队对三奥雪山的一次考察。那次的经历使他第一次认识到了雪山的壮美与攀登的奇趣,也自此决定把攀登作为自己人生的事业。
攀登是一个经典的人生隐喻。对于攀登者来说,那座耸立云端的珠穆朗玛峰始终是人生的最高追求。苏拉王平的车牌和手机尾号多年来都是8848,这组世界顶点的海拔数字自他爱上攀登起便在心里扎根。
“我想当一次珠峰队长。”他说。他不仅要登上这座世界最高峰,还要将这段旅程搬上大荧幕。
从左到右为剪辑师母鑫杨、苏拉王平队长和吴曦导演
苏拉王平认为,寻常的照片和录像无法和他这些年在雪山上亲眼看到的绝景媲美,而专业摄影师往往无法胜任这种高海拔拍摄。为了他的珠峰电影梦,他决定自己学习电影知识,成立影视公司,并将队伍里一批有潜力的高山向导培养为高山摄影师。
当梦想落地生根,便成为了沉甸甸的责任。2019年,苏拉队长一行15人经尼泊尔来到珠峰大本营,从南坡一侧开始对世界最高峰发起挑战。他们一半是川藏队的高山摄影师,还有一半是经过训练的登山爱好者。“人是我带出去的,我是队长,要对所有人的安全负责。任何人攀登珠峰都有风险,无论是在危险路段还是休息营地,我都要时刻关注队员的状态,这种矛盾和压力一直持续到最后冲顶。”
在登顶时刻,苏拉队长和几个同样来自阿坝州黑水县的队员一同唱起了家乡歌曲《纳里西莫》,这象征着团结和坚韧的歌声飘出了山寨,在世界之巅悠扬回响。“登山精神,就是不畏艰险,顽强拼搏、永不放弃。”苏拉王平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珠峰”,只要有一颗攀登的心,人人都可以登顶心中的那座“珠峰”。
导演吴曦:这部电影拍的就是“心跳”
导演吴曦认为,和其他攀登题材电影不同的是,《珠峰队长》除了全景展现珠穆朗玛峰的壮美和险绝之外,它还完整讲述了登山队从集结到登顶的全过程,具有向更多人普及科学登山知识的价值。
五年前,从小喜爱电影的吴曦结识了苏拉王平,“苏拉队长想将整个攀登过程完整记录下来,他的珠峰梦和电影梦始终结合在一起,很希望给普通人一部纯粹的户外电影,让大家能了解登山运动,给出最珍贵的信息量和干货,并且具有正能量与很强的观赏性。能与他合作我非常幸运。”吴曦谈起当年决定拍摄登顶珠峰的“最初梦想”,他知道,选择拍摄珠峰纪录片,意味着无限的不确定性与风险。
《珠峰队长》导演 吴曦
“队里有种说法‘心中有数才出发’,我们一定有底气后才会去挑战珠峰拍摄。”决定拍摄以后,吴曦开始对高山向导进行了长期的专业训练,从50人中选出7人,作为专业的高山摄影师。吴曦说:“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做不成这个事,但登山本就充满不确定因素:不确定的天气、路线,不确定能否登顶,但我们很坚定,只要还在攀登就一定会拍到最后一秒,不管登没登成,都不会放弃,做最坏的打算,但有最美好的憧憬。”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拍摄中的无人机最高起飞海拔达到了8470米,创造了多项纪录。“如果到影院看的话就知道,我们的航拍画面都是亮点,既漂亮又稳定。跟随我们的镜头在裂缝深不见底的昆布冰川里穿行,再攀上高达千米的蓝色冰壁,爬过山体岩石断面的‘黄带’,当你脚步到达不了的时候,眼睛可以到达。”吴曦描述道。
把人物故事讲好是吴曦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一贯坚持的,他最终将21个小时的珍贵素材剪成了83分钟的影片,希望紧凑的叙事节奏能给观众带来更好的体验。他谈道,“有一个队员的母亲去世了,在登顶时刻,她在世界上离天空最近的地方呼喊出了对母亲的思念。这种触动是我想去保留和讲述的东西”。
奋斗者自成风景,“珠峰队长”这个片名既代表个人,也代表团队,代表着为热爱奋斗、敢于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人们,吴曦相信这会给观众带来启示。
队员讲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珠峰队长”
三年后的这个五月,当崔舟萍得以坐在影院的座椅上欣赏这趟她亲身经历的冒险时,一向理性的她不禁泪流满面。“一开场,我又仿佛回到了喜马拉雅,回到了我们在山上等待出发、分享登山趣事的日子。”她说。
崔舟萍来自江苏南京,是一个普通的职业女性,今年已经48岁了。她说6年前的自己还是一个“灵活的胖子”,决定开始减重的她跟着川藏队去爬了人生中的第一座山。“一开始谈不上热爱,我的初心就是想找到自信。”渐渐地,爬山的经历让她重塑了自己的精神世界,“攀登”对她来说,意味着更好地规划生活以支撑自己的梦想,在时代的波澜中坚定自己的目标。
队员之一的“车夫”钟情户外运动,是为探索另外一种活着的方式。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热爱大自然,更爱登山。”为了攀登珠峰,他准备了十年,却在攀登过程中受伤,几乎走不了路,但最终,他还是克服了困难,坚定地迈向了雪山之巅。他在采访中说道,生活犹如攀登,没有捷径,只能用自己的双脚一步接一步地向前进。
登山,是与自然的斗争,更是与心灵的博弈。在体力的极限时刻,人们得以重新审视正在经历的人生。珠峰之巅,是一个神圣的抵达地,但绝不会是攀登者的终点。
影评人师旭平:美景+故事,山地电影的无限可能
按题材类型分,《珠峰队长》属于纪录片中的山地电影(mountain film)。原央视体育中心高级编辑、体育纪录片资深制片人师旭平介绍,山地电影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不光是和登山有关系,还包括航海、潜水、沙漠越野等运动。极限运动、自然探索和人文记录都是世界各大山地电影节参选影片的热门主题。
山地电影能让人们看到瑰丽的自然风光,“这种美是不经雕饰的、宏大壮阔的、撼人心魄的。”师旭平说。
师旭平曾去往世界各地拍摄体育纪录片,是采访过登顶珠峰第一人埃德蒙·希拉里的唯一中国记者,也是多个山地电影节的评委。在他看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民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升,山地电影的主题也愈发多元。“近年来,一方面参与户外运动的人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大家想将这个过程记录下来,设备、剪辑水平、欣赏水平都提高了,在艺术和思想境界方面有了更高的追求。所以我觉得中国的山地电影和其他体育题材的电影一样,都有一个较好的发展前景。”
对于民间独立制作人的山地电影,他认为值得鼓励。“民间的山地电影完全是从无到有,现在已经有一些相当不错的片子。建议爱好者们一方面可以加强故事化的叙事,另一方面向更多的领域拓展。总之我们的山地电影水平越来越高,但也要多观摩学习,开阔自己的眼界,寻找出更为独特的视角。”
监制:白中华
记者:程穗儿
编辑:蒋文月
央广网北京5月9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 世界之巅的风景什么样?如果有一天登上珠穆朗玛峰,你最先呼喊出的是什么?每年的5月,正是冲顶珠峰的好时节。2019年的5月,15名中国攀登者集结于尼泊尔境内的珠峰南坡,越过重重冰川,全
攀登,你们第一时间联想到的绝对是山峰;山峰,最为瞩目的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珠穆朗玛峰最高海拔8844.43米,地形险峻,气温低下,气候复杂多变,雨雪风霜肆虐,被誉为:世界最极端恶劣环境之一。也是人类最想征服的存在。2018年5月14日
作者:子墨时光荏苒,缓缓而过,岁月静好里,淡看季节更迭,走出秋季,就已经入了初冬的门槛,季节的风景,已经换了底色。苍凉之中,五彩斑斓的世界,在一阵阵风中,渐渐退了颜色,或许,苍白就是最后的坚守。一场雨接着一场雨,落下的是清寒,繁华远去,萧瑟
作者:子墨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匆匆忙忙,只是一转眼,又是一年初冬,时间流逝,一年只剩下最后一个季节了,生命的年轮,又将增加一岁。季节更迭,四季轮回,走过春夏,经历了夏,一切都在兜兜转转中,在冬天的时光里,沉淀成了一种安好。季节的风景里已经栖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海拔6000多米的雪域冰川 气候恶劣、地势险峻 近日,西藏军区某合成旅侦察营 开展侦察渗透演练 一段“官兵攀登垂直冰壁”的视频 让网友直呼“惊险” ↓↓↓ 武装泅渡、牵引横越战士在雪域冰川开展侦察演练官兵们从海拔4500
感受极限自由单人攀登的快感-攀登(The Climb)大家好,我是痴迷VR世界,吹爆机皇Quest的幻境流浪汉白马,有好玩的,不分享怎么行,为你献上好玩的有用的VR游戏情报。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游戏是-攀登(TheClimb)这是个什么游戏?感
极目新闻记者 满达 胡秀文据《卫报》10月30日报道,近日一名8岁男孩爬上美国加州优胜美地国家公园内916米高的酋长岩,刷新“最年轻攀登者”记录。酋长岩上的攀登者(图片来源:卫报)酋长岩是全球最大的花岗岩巨型独石,耸立于美国加州优胜美地国家
“再远的路,向前行,终能到达;再高的山,向上攀,终能登顶!”11月1日晚,2022紫金文化艺术节特邀剧目——大型原创歌舞剧《攀登•攀登》于江苏大剧院综艺厅如约上演。“徐工人”们迎难而上、不懈奋斗的特质品质,通过铿锵有力的歌舞与表演展现在舞台
7月27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陈华文老师主导创作的彩色绘本《攀登者》得以完成。该绘本共20幅,以文图并茂的艺术方式,讲述该校十年来的登山故事,弘扬“扎根中国、胸怀天下、勇攀高峰、追求卓越”的攀登精神。图说:2012年,中国地质大学60周年
“再远的路,向前行,终能到达;再高的山,向上攀,终能登顶!”11月1日19:30,2022紫金文化艺术节特邀剧目——大型原创歌舞剧《攀登·攀登》于江苏大剧院综艺厅如约上演。“徐工人”们迎难而上、不懈奋斗的特质品质,通过铿锵有力的歌舞与表演展
扬子晚报10月29日讯(记者 马志亚) 29日,紫金文化艺术节在南京开幕,作为艺术节新创剧目展演的重头戏,讲述“徐工人”奋斗精神的大型原创歌舞剧《攀登·攀登》迎来首演。大型原创歌舞剧《攀登·攀登》是由江苏省市宣传文化部门联动打造,是今年江苏
攀登作词:大岳作曲:赵东俊演唱:黄小东制作:诗剑文化发行:诗剑文化仰望头顶星空脚踏万古寒冰穿过冰雪裂缝一步一步攀登耳边呼啸狂风远方雪雾翻腾抚摸手中旗帜心中冰雪消融攀登 攀登 攀登何惧冰坡陡 何惧雪山崩只为把鲜艳旗帜插上顶峰猎猎作响 迎着风豪
当你计划人生第一次雪山攀登时,不妨将四姑娘山大峰或者二峰作为首要考虑对象。这两座山峰都具有难度低,风景美,周期短,向导资源丰富的特点。它们也是如今大多数山友雪山处女秀的选择。第一座雪山,为什么去四姑娘?在四姑娘山的四座山峰中,海拔5035米
文/范瑞兵群山巍峨,挑战无限走过,即是收获山是伟人,我举头瞻仰于历史深处静穆,冷眼巨变苍茫双足是笔,乱石杂丛一道蜿蜒的光一手拽着社稷苍桑,一手拽着儿女情长攀登…攀登…岁月山河记录跋山涉水的坚强山高人为峰总是梦想,让双脚踏破雪山的荒凉总是妄
不惧艰险 勇攀高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两国边界上,它海拔8848.86米,常年积雪、空气稀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1956年,中国组建了第一支登山队,年轻的共产党员史占春担任登山队队长。1958年夏天,中国制定计划,要在1960年